集团要闻
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
来源: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
作者:
2023-09-07 17:59:22
字体大小【大中小】
今年以来,世界经济波动下行,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我国经济恢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。面对复杂局面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,突出做好稳增长、稳就业、防风险工作,国民经济持续恢复、总体回升向好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社会大局保持稳定,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一、国民经济持续恢复,主要宏观指标总体改善
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,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,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,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,生产需求逐步恢复,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国际收支基本平衡,粮食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提升。
经济增长整体回升。初步核算,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(GDP)593034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5%,明显快于上年全年3.0%的经济增速,也明显快于过去三年4.5%的年均增速,经济增长回升的态势比较明显。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、全球通胀高企、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动能趋弱的背景下,我国经济增长整体回升,非常不容易,彰显了经济的强大韧性。一季度,我国GDP同比增长4.5%,快于美国1.8%、欧元区1.0%、日本1.9%等主要经济体增速。结合二季度国际国内形势,预计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仍保持领先,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。
生产供给稳步增加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,着力稳定重点行业生产,积极推动服务业恢复发展,三次产业持续恢复,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得到巩固。农业生产形势稳定。上半年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.9%,其中农业(种植业)增长3.3%。肉蛋奶等产品供应充足,满足了人民生活需要,也保障了民生商品价格平稳。上半年,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3.6%,牛奶、禽蛋产量分别增长7.5%、2.9%。工业生产基本平稳。上半年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8%,比上年全年加快0.2个百分点。多数行业和产品实现增长。上半年,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,26个行业实现增长,增长面超六成;62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,331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,增长面超五成。服务业较快恢复。上半年,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,比上年全年加快4.1个百分点。旅游出行、住宿餐饮等服务需求加快释放,相关接触型服务业明显回升。上半年,批发和零售业、住宿和餐饮业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.6%、15.5%、6.9%。 国内需求逐步恢复。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,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有效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,内需潜力持续释放,市场活力不断增强。消费增势较好。消费场景有序恢复,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,消费回暖跑出“加速度”。上半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.2%。餐饮、娱乐等服务消费回升向好,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稳步提升。上半年,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.4%;国内电影票房收入增长52.9%,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增长6.7倍;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2.7%,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4.5%,同比提高1.7个百分点。投资规模继续扩大。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,重点领域补短板调结构力度加大,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。上半年,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增长3.8%,其中制造业投资、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6.0%、7.2%,明显快于全部投资。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明显。上半年,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.9%,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.5个百分点。
就业物价总体稳定。坚持就业优先导向,实施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,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,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,加强重点商品储备调节,成效逐步显现。就业形势改善。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,稳就业政策举措落实落细,劳动力市场趋于活跃,就业规模稳步扩大,调查失业率下降。上半年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.3%,比一季度下降0.2个百分点;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,同比增加24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6.5%。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。上半年,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(主要是进城农民工)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.3%,其中6月份为4.9%,降至年内低位。二季度末,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18705万人,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,同比增长3.2%。核心消费价格总体平稳。受输入性、周期性因素以及上年同期高基数等多重因素影响,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涨幅总体回落,但在服务消费恢复带动下,核心CPI涨幅总体稳定。上半年,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.7%,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.6个百分点;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.7%,保持基本稳定。
国际收支保持平衡。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、外部需求收缩、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影响,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,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外贸外资顶住压力稳中提质,展现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。货物进出口规模增加。上半年,我国货物进出口规模突破20万亿元,达到20.1万亿元,创历史同期新高,同比增长2.1%。产业链更长、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占比提升,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稳步增强。上半年,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65.5%,同比提高1.2个百分点。民营企业成长为外贸“主力军”。上半年,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2.7%,同比提高3.3个百分点。利用外资质量提升。上半年,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.4万家,同比增长35.7%;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8.8%。外汇储备基本稳定。6月末,外汇储备余额31930亿美元,比上年末增加653亿美元,今年以来稳定在3.1万亿美元以上。
粮食能源保障不断加强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,强化国内保障能力,稳定进口来源,粮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维护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。夏收粮食再获丰收,全国夏粮产量2923亿斤,居历史第二高位。各地压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,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巩固油料扩种成效,压茬推进田间管理,早稻及秋粮作物长势正常,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。能源供给继续增加。国内煤炭先进产能有序释放,油气继续增储上产,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,有力保障了生产生活用能。上半年,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.7%。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原煤、原油、天然气产量分别达23.0亿吨、1.05亿吨、1155亿立方米,增长4.4%、2.1%、5.4%;发电量4.2万亿千瓦时,增长3.8%。
二、转型升级态势持续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
在推动经济持续恢复的同时,各地区各部门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在推进量的合理增长上取得新成效,更在质的有效提升上实现新进展。
创新动能积聚增强。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加剧、外部对我高科技领域围堵打压,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着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,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持续增强。创新成果不断涌现。今年以来,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,国产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出坞,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成功合龙,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,科技创新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。新产业增长引擎作用继续显现。上半年,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.5%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.9%,规模以上航空、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.9%。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产品增势良好。上半年,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、多晶硅、生物基化学纤维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9.1%、86.4%、84.5%;新能源汽车、太阳能电池、充电桩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.0%、54.5%、53.1%。直播带货、即时零售等新商业模式带动作用增强,网上零售较为活跃。上半年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.8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升至26.6%。
经济结构继续优化。扩大内需战略稳步实施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,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,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,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上半年,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2.3%,同比提高1.4个百分点;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.0%,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.1%。消费主动力作用增强。上半年,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7.2%,比上年全年提高44.4个百分点。投资和消费结构优化。上半年,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、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.2%、22.2%,明显快于全部投资;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、体育娱乐用品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.5%、10.5%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。上半年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.50,同比缩小0.05。 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。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,能耗强度继续下降。初步核算,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.4%,降幅比上年全年扩大0.3个百分点。清洁能源继续发展壮大。上半年,清洁电力投资同比增长40.5%,占全部电力供应投资比重为86.1%,同比提高1.1个百分点;风力、太阳能、核能发电量合计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18.5%,同比提高1.3个百分点。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加强,环境质量总体改善。上半年,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,水质优良(Ⅰ—Ⅲ类)断面比例为87.8%,同比上升2.1个百分点;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1.4%。
高水平开放不断深化。坚定不移推进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深层次对外开放,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,全方位经贸合作不断拓展,外贸创新发展态势较好,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稳步推进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走深走实。上半年,我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9.8%,快于全部进出口增速7.7个百分点;占全部进出口总额比重为34.3%,同比提高2.4个百分点。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扩容提效。6月2日,RCEP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,全球最大自贸区市场潜力持续释放,产业链合作更加紧密。上半年,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额同比增长6.1%,快于全部出口2.4个百分点。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,自贸试验区作为开放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。上半年,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6%;自由贸易试验区、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额分别增长8.6%、26.4%。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,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,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进一步增强。经济恢复向好、就业形势改善带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。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,同比名义增长6.5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.8%;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、人均经营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6.8%、7.0%。民生投入持续增加。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4.7%,保持较快增长;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,卫生健康、社会保障和就业、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6.9%、7.9%、8.5%。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。截至6月底,全国基本养老、失业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.57亿人、2.4亿人、2.94亿人。
三、坚定信心、稳中求进,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
放眼今年“后半程”,外部环境复杂严峻,对我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;国内需求不足,一些企业经营困难,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。尽管面临困难和压力,但要看到,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发展、在风雨洗礼中成长、在砥砺奋进中壮大,我国产业体系完备优势明显,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突出,人力人才资源优势显著,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,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。随着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,宏观政策显效发力,经济稳步恢复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。下阶段,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,着力扩大内需、提振信心、防范风险,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、内生动力持续增强、社会预期持续改善、风险隐患持续化解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精准有力实施宏观政策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,延续、优化、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,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,大力支持科技创新、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。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,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,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。
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。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,加快消费提质升级,培育壮大绿色消费、服务消费。提振汽车、电子产品、家居等大宗消费,推动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。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,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。
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,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。
大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。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,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,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。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,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,增强经营主体发展信心。坚持问题导向,聚焦企业实际需求,加快推出针对性强、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,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。
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。落实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措施,积极发挥外贸重点展会作用,全力稳定国际市场份额。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,持续推动重大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。深化贸易投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,把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同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等国家战略紧密衔接起来。
积极保民生防风险促稳定。强化就业优先导向,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,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,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继续做好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工作。健全透明、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制度,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。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,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。加强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供应保障,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。
一、国民经济持续恢复,主要宏观指标总体改善
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,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,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,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,生产需求逐步恢复,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国际收支基本平衡,粮食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提升。
经济增长整体回升。初步核算,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(GDP)593034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5%,明显快于上年全年3.0%的经济增速,也明显快于过去三年4.5%的年均增速,经济增长回升的态势比较明显。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、全球通胀高企、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动能趋弱的背景下,我国经济增长整体回升,非常不容易,彰显了经济的强大韧性。一季度,我国GDP同比增长4.5%,快于美国1.8%、欧元区1.0%、日本1.9%等主要经济体增速。结合二季度国际国内形势,预计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仍保持领先,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。
生产供给稳步增加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,着力稳定重点行业生产,积极推动服务业恢复发展,三次产业持续恢复,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得到巩固。农业生产形势稳定。上半年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.9%,其中农业(种植业)增长3.3%。肉蛋奶等产品供应充足,满足了人民生活需要,也保障了民生商品价格平稳。上半年,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3.6%,牛奶、禽蛋产量分别增长7.5%、2.9%。工业生产基本平稳。上半年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8%,比上年全年加快0.2个百分点。多数行业和产品实现增长。上半年,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,26个行业实现增长,增长面超六成;62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,331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,增长面超五成。服务业较快恢复。上半年,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,比上年全年加快4.1个百分点。旅游出行、住宿餐饮等服务需求加快释放,相关接触型服务业明显回升。上半年,批发和零售业、住宿和餐饮业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.6%、15.5%、6.9%。 国内需求逐步恢复。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,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有效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,内需潜力持续释放,市场活力不断增强。消费增势较好。消费场景有序恢复,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,消费回暖跑出“加速度”。上半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.2%。餐饮、娱乐等服务消费回升向好,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稳步提升。上半年,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.4%;国内电影票房收入增长52.9%,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增长6.7倍;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2.7%,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4.5%,同比提高1.7个百分点。投资规模继续扩大。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,重点领域补短板调结构力度加大,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。上半年,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增长3.8%,其中制造业投资、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6.0%、7.2%,明显快于全部投资。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明显。上半年,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.9%,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.5个百分点。
就业物价总体稳定。坚持就业优先导向,实施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,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,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,加强重点商品储备调节,成效逐步显现。就业形势改善。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,稳就业政策举措落实落细,劳动力市场趋于活跃,就业规模稳步扩大,调查失业率下降。上半年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.3%,比一季度下降0.2个百分点;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,同比增加24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6.5%。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。上半年,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(主要是进城农民工)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.3%,其中6月份为4.9%,降至年内低位。二季度末,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规模18705万人,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,同比增长3.2%。核心消费价格总体平稳。受输入性、周期性因素以及上年同期高基数等多重因素影响,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涨幅总体回落,但在服务消费恢复带动下,核心CPI涨幅总体稳定。上半年,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.7%,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.6个百分点;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.7%,保持基本稳定。
国际收支保持平衡。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、外部需求收缩、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影响,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,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外贸外资顶住压力稳中提质,展现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。货物进出口规模增加。上半年,我国货物进出口规模突破20万亿元,达到20.1万亿元,创历史同期新高,同比增长2.1%。产业链更长、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占比提升,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稳步增强。上半年,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65.5%,同比提高1.2个百分点。民营企业成长为外贸“主力军”。上半年,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2.7%,同比提高3.3个百分点。利用外资质量提升。上半年,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.4万家,同比增长35.7%;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8.8%。外汇储备基本稳定。6月末,外汇储备余额31930亿美元,比上年末增加653亿美元,今年以来稳定在3.1万亿美元以上。
粮食能源保障不断加强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,强化国内保障能力,稳定进口来源,粮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维护。粮食生产稳定发展。夏收粮食再获丰收,全国夏粮产量2923亿斤,居历史第二高位。各地压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,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巩固油料扩种成效,压茬推进田间管理,早稻及秋粮作物长势正常,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。能源供给继续增加。国内煤炭先进产能有序释放,油气继续增储上产,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,有力保障了生产生活用能。上半年,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.7%。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原煤、原油、天然气产量分别达23.0亿吨、1.05亿吨、1155亿立方米,增长4.4%、2.1%、5.4%;发电量4.2万亿千瓦时,增长3.8%。
二、转型升级态势持续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
在推动经济持续恢复的同时,各地区各部门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在推进量的合理增长上取得新成效,更在质的有效提升上实现新进展。
创新动能积聚增强。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加剧、外部对我高科技领域围堵打压,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着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,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持续增强。创新成果不断涌现。今年以来,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,国产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出坞,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成功合龙,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,科技创新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。新产业增长引擎作用继续显现。上半年,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.5%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.9%,规模以上航空、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.9%。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产品增势良好。上半年,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、多晶硅、生物基化学纤维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9.1%、86.4%、84.5%;新能源汽车、太阳能电池、充电桩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.0%、54.5%、53.1%。直播带货、即时零售等新商业模式带动作用增强,网上零售较为活跃。上半年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.8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升至26.6%。
经济结构继续优化。扩大内需战略稳步实施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,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,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,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上半年,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2.3%,同比提高1.4个百分点;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.0%,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.1%。消费主动力作用增强。上半年,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7.2%,比上年全年提高44.4个百分点。投资和消费结构优化。上半年,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、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.2%、22.2%,明显快于全部投资;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、体育娱乐用品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7.5%、10.5%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。上半年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.50,同比缩小0.05。 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。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,能耗强度继续下降。初步核算,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.4%,降幅比上年全年扩大0.3个百分点。清洁能源继续发展壮大。上半年,清洁电力投资同比增长40.5%,占全部电力供应投资比重为86.1%,同比提高1.1个百分点;风力、太阳能、核能发电量合计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18.5%,同比提高1.3个百分点。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加强,环境质量总体改善。上半年,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,水质优良(Ⅰ—Ⅲ类)断面比例为87.8%,同比上升2.1个百分点;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1.4%。
高水平开放不断深化。坚定不移推进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深层次对外开放,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,全方位经贸合作不断拓展,外贸创新发展态势较好,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稳步推进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走深走实。上半年,我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9.8%,快于全部进出口增速7.7个百分点;占全部进出口总额比重为34.3%,同比提高2.4个百分点。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扩容提效。6月2日,RCEP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,全球最大自贸区市场潜力持续释放,产业链合作更加紧密。上半年,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额同比增长6.1%,快于全部出口2.4个百分点。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,自贸试验区作为开放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。上半年,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6%;自由贸易试验区、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额分别增长8.6%、26.4%。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,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,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进一步增强。经济恢复向好、就业形势改善带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。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,同比名义增长6.5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.8%;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、人均经营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6.8%、7.0%。民生投入持续增加。上半年,全国居民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4.7%,保持较快增长;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,卫生健康、社会保障和就业、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6.9%、7.9%、8.5%。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。截至6月底,全国基本养老、失业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.57亿人、2.4亿人、2.94亿人。
三、坚定信心、稳中求进,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
放眼今年“后半程”,外部环境复杂严峻,对我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;国内需求不足,一些企业经营困难,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。尽管面临困难和压力,但要看到,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发展、在风雨洗礼中成长、在砥砺奋进中壮大,我国产业体系完备优势明显,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突出,人力人才资源优势显著,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,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。随着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,宏观政策显效发力,经济稳步恢复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。下阶段,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,着力扩大内需、提振信心、防范风险,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、内生动力持续增强、社会预期持续改善、风险隐患持续化解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精准有力实施宏观政策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,延续、优化、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,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,大力支持科技创新、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。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,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,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。
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。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,加快消费提质升级,培育壮大绿色消费、服务消费。提振汽车、电子产品、家居等大宗消费,推动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。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,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。
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,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。
大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。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,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,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。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,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,增强经营主体发展信心。坚持问题导向,聚焦企业实际需求,加快推出针对性强、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,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。
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。落实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措施,积极发挥外贸重点展会作用,全力稳定国际市场份额。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,持续推动重大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。深化贸易投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,把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同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等国家战略紧密衔接起来。
积极保民生防风险促稳定。强化就业优先导向,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,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,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继续做好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工作。健全透明、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制度,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。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,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。加强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供应保障,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。